
使用者中心設計是什麼?
使用者中心設計 (UCD) 的概念與方法早已在設計界發展多年,開發流程導入 UCD 後,不僅可確保設計的高品質,另外也可讓團隊聚焦於使用者真正的需求,避免未來上市後不被市場接受的風險。UCD 看似能以低成本的方式解決企業開發新產品或服務面臨的問題,但這樣的觀念與方法卻不普及於現有企業的實務上,直到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變成大家耳熟能響的概念與注重的要素後,大家才慢慢了解 UCD,因為使用者體驗的概念與方法是建構於 UCD 的學門基礎上。
使用者中心設計 (UCD) 的概念與方法早已在設計界發展多年,開發流程導入 UCD 後,不僅可確保設計的高品質,另外也可讓團隊聚焦於使用者真正的需求,避免未來上市後不被市場接受的風險。UCD 看似能以低成本的方式解決企業開發新產品或服務面臨的問題,但這樣的觀念與方法卻不普及於現有企業的實務上,直到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變成大家耳熟能響的概念與注重的要素後,大家才慢慢了解 UCD,因為使用者體驗的概念與方法是建構於 UCD 的學門基礎上。
Facebook paper 已經 release 一陣子了,但是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 paper 真的很好用、很直覺,幾乎替代了原生 app 了。其實網路上大家對於 paper 的褒貶不一,見解都不一樣,但只有自己體驗過,才真正可以知道 paper 是否好用。
對我而言, Vimeo 影音平台 是我用來看一些國外動畫、廣告、概念宣傳的一個平台,影片的內容品質都有一定的水準之上。今天的重點主要在於 “同一頁面存在多部影片” 時, Vimeo 設計了細微的小巧思,增加了使用者在觀看影片時的體驗。
最近很流行一份簡報:一個校園公車 App 的 UX 小故事,內容淺顯易懂的說出什麼是使用者經驗,也可以看到這支 公車時刻表 app 在開發的過程中,經過設計思考,慢慢地釐清產品的真正價值與使用者的真實需求。內容提到了一個不錯的方式,用來思考產品的 insight
使用者體驗之發展歷史就是在工業化為主的時代中,投機貪婪的資本惡徒從不顯露對 ”人“ 的關心,而科學家、教育家以及設計師進而挑戰他們,並發揚光大這個新的領域。除此之外,科技技術是一切的觀念也轉為以人性的觀點來應用科技與技術。至今,使用者體驗領域仍發展的相當快速,甚至在學界也成立相關學門,培養專業的人才。
TED 大會邀請眾多在該領域具貢獻的講者分享關於技術、社會、人文、娛樂及設計等議題,並用”說故事”的方式傳遞給觀眾。主辦者為求這些故事能影響更多的人,推出來及翻譯等服務項目。今天,筆者在官網上看到諸多精彩的設計小細節,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給大家:播放影片再按下暫停,並將滑鼠移置影片上,此時影片上會出現演講主題及資訊,不但有提供觀眾資訊的功能外,活用設計與排板技巧也讓影片質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