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預覽貼圖有點小?

不知道各位讀者在使用 Line 貼圖時,是否曾經覺得 Line 的 預覽貼圖 有點太小(以4寸螢幕的 iphone5 為例),有時傳出去後(變大一點)才發現貼圖所傳達的內容不是你所想表達的,但為時已晚,對方已讀… XD ,雖然沒什麼大礙,但總希望 Line 可以更好。

閱讀更多 »
online shopping

網路購物 – 信用卡篇

信用卡支付也很成熟了,但在電商平台的支付流程設計上,還是有改上的地方。相信大家都有網購的經驗,確定訂單,填完地址,付款,等收貨。但在這些過程中,一直有個部分困惑著我,那就是 信用卡 付款的資料表單設計。整體看來似乎沒什麼問題(內心 OS:我用那麼久了,也很習慣了),但是你是否想過,如果 …,可能會更好!本篇就來探討如何讓信用卡的 UI 設計更好呢?

閱讀更多 »
TV program list

電視節目表 + google calendar = ?

電視節目表 UI UX 怎麼設計?先來研究目前市面上的產品,我也整理出一些設計節目表的必要元素:分成三大區塊:早、中、晚。使用者可以快速篩選並 focus on his target area.
正在播放也是必須清楚標示出來。使用者可以快速知道正在播放的節目名,並以這個節目為分水嶺,已播 / 未播。當天 / 一週節目表的切換。快速切換可以提供使用者清楚明白節目一週的播放行程。

閱讀更多 »

為什麼我說 Facebook paper 很直覺

Facebook paper 已經 release 一陣子了,但是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 paper 真的很好用、很直覺,幾乎替代了原生 app 了。其實網路上大家對於 paper 的褒貶不一,見解都不一樣,但只有自己體驗過,才真正可以知道 paper 是否好用。

閱讀更多 »
vimeo

貼心的 Vimeo 影音平台

對我而言, Vimeo 影音平台 是我用來看一些國外動畫、廣告、概念宣傳的一個平台,影片的內容品質都有一定的水準之上。今天的重點主要在於 “同一頁面存在多部影片” 時, Vimeo 設計了細微的小巧思,增加了使用者在觀看影片時的體驗。

閱讀更多 »

比特幣 之賭客心理

前陣子 比特幣 十分的熱,幣值一度衝過1:1000美金的行情,此時,就延伸出許多金融商品或是類似運用,其中以點擊廣告為多數,讓許多不挖礦的人都可以賺到比特幣。在眾多的廣告平台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freebitco, freebitco 不需要點擊廣告,每一小時送一次,最低獎金 2.08 uBTC,最高獎金 208 mBTC,如果你覺得太少,還可以進行槓桿,以小贏大。

閱讀更多 »
CAPTCHA

支付寶登入之驗證碼

輸入 驗證碼 這東西,現在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東西了,但是你是否常常還是有使用挫折的感覺呢?究竟是什麼造成使用者的挫折感呢?大多是輸入錯誤驗證碼所造成的。但如果驗證碼太過清楚簡單,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機器人代打),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取得平衡呢?

閱讀更多 »

連續劇集數安排

最近觀察了一下幾個比較大型的影音平台,包含风行网、土豆网、优酷等平台,發現了一個還不錯的 影集 UI 小細節,在這跟大家分享。觀看電視劇(追劇)時,情境大約分兩種: 影集正更新中 & 影集已完結。

閱讀更多 »
wireframe tools

wireframe tool for apps

今天要介紹兩款 wireframe tools(POP 屬於 wireframe tool,而 flinto 屬於 prototype 工具),它們的功能都非常齊全、夠用,但使用的時間不太一樣。一款是台灣團隊研發的 POP — Prototyping on Paper,另一款則是 flinto。

閱讀更多 »

紅米手機把玩心得

使用完的第一個心得是:清楚、簡易。包含第一次使用時的導覽與分類,導覽功能對於沒接觸過 andorid 的使用者提供了使用邏輯與基本功能操作,而不用再查閱說明書。就整體而言,分為一般模式與老人模式。

閱讀更多 »

UX – 企業文化

我個人看法是之前產品開發時做的 research 是 comsumer centered,實體產品的 comsumer 就是 user,主要在於了解什麼原因造成使用者購買。但現今網路社會發達,在 EC 網站或 APP store 裡,user 已經不等於 consumer,有良好的體驗之後 user 才可能會變成 comsumer,因此 UX research 重點就是在於了解如何有良好的體驗再促成 user 繼續購買行為。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