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探討 UX 為了瞭解使用者該看哪些數據的第二篇,在第一篇文中筆者介紹了 UX 同學使用 AARRR 架構容易走向 Bussiness Center 而非 User Center,而這篇筆者我將向大家介紹另一個瞭解使用者的方法:行為流分析
行為流 :行為事件間的流量轉移
行為流的具體概念滿簡單,為了方便說明,借用 Google Analytic 的畫面來當案例,我們會看到畫面如下:
這是探討 UX 為了瞭解使用者該看哪些數據的第二篇,在第一篇文中筆者介紹了 UX 同學使用 AARRR 架構容易走向 Bussiness Center 而非 User Center,而這篇筆者我將向大家介紹另一個瞭解使用者的方法:行為流分析
行為流的具體概念滿簡單,為了方便說明,借用 Google Analytic 的畫面來當案例,我們會看到畫面如下:
筆者讀過多數應用數據於 UX 的文章,大都以 AARRR 模型來評判設計成效,但 AARRR 適用的場景多是電商和內容網站,對於帶有功能的產品類型卻無法有效評估。因此,本文分享筆者觀察行為數據的想法,也歡迎追蹤轉載於大舌頭的一系列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