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月收 3.5 萬鎂:Samuel 靠複製市場上成功的 app 翻轉人生

從驗光師到月入 3.5 萬美金的 SaaS 創業者:Samuel 的複製策略

Samuel Rondo:觀察 → 複製 → 優化的創業心法

“我沒有發明什麼全新的東西,我只是觀察市場上已經有效的產品,然後做出自己的版本。”
– Samuel Rondo

一、從驗光師到程式碼世界

幾年前的某個清晨,Samuel Rondo 坐在驗光診間裡,看著手中的病歷單,心裡卻飄到很遠的地方。 他意識到,自己並不想一輩子都待在這間診所裡。那時,他在 Instagram 上用到一款工具,功能雖好,卻價格昂貴又缺乏一些他想要的功能。這點燃了他的創業念頭:「如果我能自己做出它呢?」

他從零開始,打開 YouTube,找到一個 15 小時的程式教學影片。不同於大多數只「看」的學習者,他邊看邊動手,將每個新學到的技術直接應用到自己的專案上。Samuel 說:「沒有真實專案的學習,很容易在用不到的知識裡迷路。」

二、AI + 開發:90% 由機器完成

Samuel 坦言,如果當時有 AI 編碼工具,他可能根本不會去學傳統程式碼。他現在的開發流程是這樣的:

  1. 找一個真實專案
  2. 問 ChatGPT「要做這個功能需要學什麼?」
  3. 一步步開發,卡住就問 AI
  4. 全程使用 Next.js、Node.js 等現代技術

AI 幫他完成了 90% 的開發工作,而他只需專注在產品邏輯與使用者體驗上。

三、靈感來自觀察,不來自幻想

Samuel 有一條鐵律: 絕不去做一個不存在、沒人用或沒有關注的產品。

他的靈感來源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深入 Twitter「獨立創業者」與「開源」社群。他觀察市場中已經運行良好、自己也喜歡的產品,並用四大標準篩選:

  1. 我會用嗎?
  2. 已被市場驗證過嗎?
  3. 他們有沒有花大錢行銷?(代表需求是真實的)
  4. 功能是否足夠簡單?

四、驗證一個產品的三道關卡

在決定開發前,他會檢查三件事:

  1. 牽引力(Traction):最好是看到產品創辦人公開的 MRR 或 Stripe 收款截圖
  2. 流量來源:用 Ahrefs 分析對方產品的流量是靠數位廣告還是 SEO
  3. 技術可行性:避免需要 24 小時監控的複雜系統(後續輕鬆、好維護)

最後,他會問自己:「我喜歡這個產品嗎?」 因為熱愛是他堅持下去的燃料。

五、從失敗到爆發:Story Short 的誕生

Samuel 的第一款產品是一個 Email 搜尋工具。它最終失敗了!因為市場上早有 Apollo、Limlist 這類巨頭,而且維護成本高得嚇人。

這次失敗,讓他深刻體會到「驗證」的重要性。不久之後,他看到一款 AI 自動生成不露臉影片工具 並在 YouTube、TikTok 上爆紅。且他發現,對方所有流量來自 Facebook 廣告,這意味著他可以快速複製成功。他花一週時間開發,然後啟動數位廣告投放。

新產品 Story Short 他只花一週開發,廣告一啟動,產品立刻爆發、一炮而紅。這款工具 100% 符合他的流程:有驗證、有需求、夠簡單,而且是自己喜歡的市場。

六、目前三款成功的 app

  • Us.com:LinkedIn 數據抓取,每月約 15,000 美元
  • Storyshort.ai:TikTok/YouTube AI 影片生成,每月約 20,000 美元
  • Capacity.so:AI 編碼工具,月收入約 900 美元
產品功能月收入客戶數
Us.comLinkedIn 數據抓取$15,00010,000
Storyshort.aiTikTok / YouTube AI 影片生成$20,0004,000
Capacity.soAI 編碼工具$90050

七、成長飛輪:從廣告到病毒式擴散

  • 廣告先行 → 驗證市場最快方式(Meta/Google 等數位廣告)
  • 獲得牽引力後轉 SEO → 建立免費流量護城河
  • 不露臉 YouTube 頻道 → 自動發布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影片
  • 聯盟行銷 → 讓別人幫你賣,並創造病毒式傳播

八、技術與資源

  • 開發:要求 AI 以 Next.js + Node.js 開發
  • SEO 工具:透過 Ahrefs 查看對手的流量來源與搜尋自己產品的關鍵字
  • 自動化內容:Outrank.so (自動完成從關鍵字研究到內容撰寫與發佈的整個流程)
  • 部署:Vercel
  • 支付:透過 Stripe 收款
  • 月成本:4,000–5,000 美元

九、成功秘訣

Samuel 最驚訝的發現是:你不需要創新,就能成功。「大家總是把事情弄得太複雜」、「其實簡單、樸實的工具,才是最容易賺錢的。」

只要觀察到有效的產品,並在兩週內做出 MVP,立刻啟動廣告驗證,就能降低風險、縮短迭代週期。

十、給早期創業者的 6 條金律

  • 善用 AI 編碼工具
  • 學會 Google Ads、Meta 廣告投放
  • 先上線 MVP,再談完美功能
  • 牽引力穩定後專注 SEO
  • 盡量自動化
  • 有成長後,再持續優化產品

結語

Samuel 證明了:創業不必成為「偉大的發明家」,只要聰明觀察、快速複製並優化,就能從零到月入數萬美金。在這個 AI 與網路資源無比豐富的時代,執行力比靈光乍現的點子更值錢。

如果你有更多時間,歡迎直接看完整影片:I cloned 3 apps and now make $35K/month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

訂閱設計大舌頭

隨時關注第一手 UX、UI、科技、設計新知

Facebook
LinkedIn
Telegram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