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舌頭在設計圈打滾也好幾年了,這一路走來,真的發現超多超好用的設計工具。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個超實用的設計工具 – 使用者行為熱圖!這個工具對我們設計師來說,根本就像哆啦 A 夢的百寶袋,裡面裝滿了能提升設計、優化使用者體驗的神奇法寶!如果你是設計師,或是對網站設計有興趣,那這個工具絕對能幫助你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讓我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告訴你怎麼用熱圖來改進你的設計!
什麼是使用者行為熱圖 (Behavior Heatmaps)?
說白了,使用者行為熱圖就是把使用者在頁面上的行為,用最直覺的顏色和數據呈現出來。就好比你走進一個夜市,人潮最多、最熱鬧的攤位,就如同熱圖上的紅色區域,那是大家最愛去、停留最久的地方;相反地,冷冷清清、沒什麼人光顧的攤位,就像藍色區域,少有人問津。
一般來說,使用者行為熱圖主要分成三種:
- 點擊熱圖(Click Maps):會標示出使用者點擊的位置,讓我們知道哪些區塊最吸引使用者互動。
- 滾動熱圖(Scroll Maps):可以讓我們掌握使用者在頁面上的滾動深度,了解使用者的瀏覽狀況,到底有沒有滑到頁面最下面,還是中途就離開了。
- 注意力熱圖(Attention Maps):顯示使用者的視線聚焦在哪些地方?就像逛夜市時,大家的目光總是被那些閃閃發亮的招牌吸引一樣。
設計前期:搞清楚使用者喜歡什麼
前陣子接了一個線上購物平台的商品頁(Landing Page)設計案。在正式開始設計之前,我先針對台灣幾個熱門的同類型購物平台做了深入調查,並透過分析業主自家平台過去累積的使用者行為數據,生成其相關的熱圖,結果一看就十分清楚 – 台灣消費者在商品頁面上,最常點擊、停留最久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商品圖片和價格資訊這兩個區塊。這些關鍵資訊,對後續的設計工作來說超有幫助,讓我能更精準地調整頁面布局,確保使用者一進來就能馬上看到最重要的資訊,提高購物體驗!
這其實很好理解,畢竟消費者買東西,第一眼一定是先看商品長什麼樣子,接著就是價格合不合理。所以在設計時,我特別把商品圖片放得超大超清楚,價格也用超鮮明的字體標示出來,外加一些像「限時優惠」這種常見的促銷標語,吸引大家的目光。
另外,我還發現有些平台的促銷按鈕,幾乎沒人點!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按鈕太小,顏色不夠顯眼,很容易被一堆資訊淹沒,難怪消費者直接忽略。這讓我更確定,在自己的設計裡,重要的按鈕一定要做得醒目,才能真正引導使用者操作。
設計進行時:讓佈局、互動更順暢
在設計的過程中,使用者行為熱圖真的幫了大忙。就佈局來說,我發現大多數使用者無論用手機還是電腦瀏覽網站,都符合熱圖上呈現的「F 型」瀏覽模式,也就是從左上角開始,先橫向掃視,再往下垂直閱讀。
延伸閱讀:
所以在設計頁面時,我特別把最重要的品牌 Logo、導航欄,還有主打商品推薦,都放在左上角和頁面頂部,這樣使用者一進來,就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在互動設計上,熱圖的幫助也超大。有一次我設計了一個 APP 的註冊流程,做完初步設計後,先進行小範圍測試,生成點擊熱圖後發現,從填寫基本資訊到驗證手機號碼這個步驟,點擊量突然大幅下降。我馬上意識到,這一步可能有問題。仔細研究後才發現,原來驗證碼發送按鈕太小,加上周圍的提示文字不夠清楚,導致很多人不知道該點哪裡。我立刻把按鈕放大,並把提示文字改成像「趕快點我拿驗證碼!」這種親切又明確的文字敘述,重新測試後,效果明顯變好了。
另外,在優化頁面載入速度時,安全性同樣不能忽略。特別是一些企業網站,常常會使用 Linux VPN 來強化網路安全,防止流量被監控或資料外洩。這樣不僅能提升連線穩定性,也能讓使用者的瀏覽體驗更順暢無阻。
設計完成後:不斷測試與改進
設計做完後,並非萬事大吉了。之前我設計過一個台灣在地美食推薦網,設計完成後,我先找了一些朋友和同事來測試,並產生其熱圖分析。結果發現,在美食分類頁面,很多人在某個地方停留很久,但卻沒有繼續點擊進去。
一看熱圖才發現,原來是分類的圖示設計得太抽象,大家看不懂是什麼意思。我立刻把這些圖標 (icon) 改成更具象、更直覺的設計,比如把「小吃」的圖標,從一個抽象的碗,換成一張彰化肉圓的圖片,這樣是不是就清楚多了?甚至是圖標 (icon) 搭配文字的方式呈現,更直接也更直覺!
改完後再測試,熱圖顯示這個區域的停留時間明顯縮短,而點擊進入內頁的人也變多了。就這樣,不斷測試、分析熱圖、優化設計,直到整個網站的使用者體驗達到最佳狀態。
搭配使用者畫像 (Persona),精準設計
大家知道嗎?將使用者行為熱圖 (Heatmaps) 和使用者畫像 (Persona) 結合分析,效果簡直無敵!就拿台灣本土來說,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層的人,他們的使用習慣和偏好完全不同。比如之前我設計了一款針對台北年輕上班族的咖啡訂購 APP,熱圖顯示,他們特別愛點擊「限定口味」和「打卡分享」這些功能,而且在線上客服對話框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會問一些關於咖啡豆產地、烘焙程度之類的問題。
但當我設計台南的中老年健康養生 APP 時,熱圖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更關注文字說明,尤其是中醫養生知識的詳細解釋,對於那些花俏的互動功能,點擊率反而很低。所以在設計時,我們就要根據不同的使用者畫像,參考熱圖的數據,做出更符合他們需求的設計。
總之,設計師們,使用者行為熱圖真的是設計師的超強法寶,從設計前期的研究,到設計中的每一個細節把關,再到設計完成後的持續優化,它都能提供我們極具價值的資訊。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善用這個工具,設計出超讚的作品!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