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某個設計師有段有趣的對話,行走江湖那麼久,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多吃了幾年飯而覺得自己很 senior,事實上其他人卻好像完全不是這麼想 … 到底該怎麼定義 senior 與 junior 呢?
許多人認為資深跟資淺的差別是在於腦子是不是比較靈光,比較有創意有想法 … 我卻有不同的想法,憑良心講,很多時候我覺得 junior 比我們這些老人更有創意,因為沒有包袱跟過往經驗的束縛,他們更能提出有意思的 idea,就好像設計師跟凡人的差別從來也不在於設計師比較 creative,而在於設計師能夠將那些創意具體化的實現,而凡人卻無法。
既然如此,junior 和 senior 的差別是什麼呢?
過去我會回答「是經驗,差別在於經驗」,這兩個字聽起來很抽象,經過和大量不同 level 與國籍的設計師交流後,我發現造成兩者之間差別的「經驗」,其實是體現於「對於細節的執行程度」。
「你的意思是說 senior 做事情比較仔細,而 junior 比較隨便嗎?」
一個 junior 的同學憤恨不平的說。
沒錯,我就是那個意思(沒有要掩飾)! fancy 的想法人人都有,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將這個想法在經過周密的思考後,general 成真正可執行的設計,一個無法將想法 break down 到細節的設計師,恕我直言,你就只是個 PM 而已, 俗語說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當 PM」就是這個道理(毫不意外,每次都要酸一下 PM 就對了)。
「我覺得我自己超仔細的!仔細小天王就是我!」
另一個 junior 已經在一旁暴跳如雷了。
很多 PM 也常以為自己的想法超棒,一秒鐘 drive 幾千萬上下 … 但事實證明,這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以為」而已。
坊間有太多的演講跟書籍教我們要如何 think big,卻鮮少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 dive into details,事實上那卻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用最快的速度讓對方覺得「你真的好專業」的方法,有鑒於每次 internal review 我家小朋友的設計時,我都會重複的拋出一樣的考古題,我特別為他們做了一個 check list,讓他們每次在進行 review 前都先確認自己已經完成了 check list 上所有的項目,而這個 check list 名字,姑且就稱之為「一個讓你 ”好像” 瞬間變專業的 checklist」。
分享之前先註明兩件事:
在與你的主管或是 stakeholder 進行 design review 之前,請先確定以下所有的 item 都已經完成:
Prototype 只是一個幫助溝通的工具,如果你真的做不出來就不要做,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上面,那種時候只需要做一些靜態的 mockup 然後描述清楚你想要的 interaction 就可以了。
icon 和插畫在 UI 上是被拿來幫助人們更了解這個功能的含義,這世界上沒有比直接用文字寫出來更好的方法,如果你 icon 的存在沒有辦法幫助 user 辨識,請不要放。
這裏有個錯誤的案例:
在這個案例裡,基本上甚至沒人注意到那些 categories 旁邊有放 icon,user 也無法只透過那些 icon 了解它的含意。因此,一旦你擁有使用 icon 或是插畫的慾望,請先確定你的情況有沒有符合以下的情境:
不管是 icon 還是插畫都是用來直接傳遞 key message,不管這個 icon 畫得有多麼漂亮,只要 user 無法立刻知道他的意思,那它就 fail 了。確定非用 icon 不可之後,這裏有一些設計 icon 時需要注意的小技巧:
在這個案例裡,key message 是「資料分析」,即使 A1 這個 icon 比較漂亮也比較完整,但是其實光看到 A2,user 就已經能夠抓住含義了,筆電的圖在此處的存在實在沒什麼必要,反而會有點失焦。
在這個案例裡,即使這三個 icon 的意圖都是要傳達用戶可以透過電腦做某些事情,但是當這三個 icon 放在一起的時候,你會發現電腦的存在真的很重複,試著把不斷重複/相關度較低的元素刪掉,將重點 focus 在這些 icon 之間跟彼此不一樣的 metaphor。
–
很明顯的,最右邊那個 icon 完全不是同個家族的,不管他被設計的有多漂亮,都會讓人瞬間有種「真的很不專業」的感覺。
–
毫無疑問的,紅色框框裡面那個 icon 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是鋼筋水泥的鳥瞰圖嗎?
–
以上是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幫助 junior 工作的小撇步,如果能夠養成習慣在 present 設計前先 walk through 一遍這個 check list,present 過程中再適時的夾雜幾個感覺很高大上的英文單字(但是英文的數量要控制好,量太大會有反效果可能會被討厭)… 保證可以讓人瞬間有一種「這個人好像很 senior 耶」的感覺。
然而如果你皺著眉,說這個 check list 好長,有沒有更精簡的版本?唔,那你可能比較適合去當 PM。
–
本文章已獲得作者 Kit Lin 授權,原文:UX designer的好朋友:一個讓你「好像」瞬間變專業的 checklist。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