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試官的觀點與經驗,來看 UI/UX 設計師需具備的特質與能力

一家網路公司,我認為最難找的角色大概就是 UI/UX 設計師

設計師是產品的關鍵靈魂,產品難用被批判,設計師首當其衝。產品設計不好,開發就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修正,產品不好用,東西就賣不掉。你說,公司命脈是不是全壓在這人身上?

UI/UX

由於距離上次面試已經2年了,因此,這次我特地投入更多時間來了解一下現在做 UI/UX 的年輕人都到了什麼程度。只要履歷上有註明要往 UI/UX 方向發展的,我全部都會看,經驗合適的就邀請面試。話說,我一共邀請了約莫60來個人,願意赴約的有13個人,算起來大概是 20% 的成功率。公司畢竟名氣還不夠大,所以如果被動坐著等人投履歷,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題外話,104 做為人力銀行界的龍頭老大,搜尋以及媒合機制還是有待加強,隨著產業工作型態的轉變,工作職缺的分類也應該花心思翻修了)

所以,一個網路應用服務的設計師需具備什麼樣的技能?

因為本公司的服務是網頁製作工具:

建立你的行銷網購網站 | 發燒互動 Feversocial

發燒互動的行銷管理系統讓你輕鬆執行你所有的行銷需求:建立互動網頁、提高轉換率、舉辦行銷活動、強化品牌關係、經營內容行銷、提高 SEO

因此我在涉獵的候選人需要具備以下的 Readiness:

  1. 心智 Ready:自己已經決定要往 UI/UX 介面設計發展的人我才會多看幾眼。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設計產品的時候,也只會變成拿工單畫稿的工作方式。如果履歷表上面沒有這個關鍵字,基本上我就直接跳過。
  2. 個人作品網站 Ready:從個人作品網站可以完全看出此人對自己技能以及視覺風格表現的自信心。沒有作品網站的,對我來說就是個偷懶。不過,選擇如何表達自己的作品也是關鍵,很多年輕人會持續使用 behance 以及 issuu 來放置自己的作品。但必須說,這 2 個媒體並無法提供我很好的瀏覽經驗,尤其是 issuu 的雜誌翻閱模式已經非常不符合數位瀏覽的體驗了。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無法展現個人的特質。
  3. 善於處理資訊關係的空間美感:這個從網頁作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這幾年看了那麼多,我在想,美感或許是天生的,你有那個 eye 就是有那個 eye。
  4. 網頁設計經驗 Ready:要懂網頁是怎麼「畫」出來的,最好要懂 HTML,CSS 的特性,不懂這些特性,就好像畫家不懂原料的差異,無法創作出好的行為模式。而隨著網頁技術的革新,互動、微動畫設計也變成是很重要的能力。

履歷的重點不全然關乎工作經驗,而是在你這個人是怎麼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不太管一個人的背景為何,重點是你自己的路想要怎麼走,你有沒有努力在經營自己的未來。我也許會瞄一下學歷,如果你不是在 A 段班,就只能用更多的作品和行動來證明自己。(不過,依我的經驗,我個人覺得很多人才是在 B 段班的)

這些基礎條件,是我用來過濾履歷表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對於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思維蓬勃發展,UI及 UX 這個領域也越來越熱門。我注意到很多年輕人從四面八方要進入這個領域,除了傳統廣告設計出身的學子,還有心理系的,文學系,經濟系,哲學系,資管系等等。這個領域忽然變得人才濟濟,好不熱鬧。

其實,在大公司體制下,UI 和 UX 本來需要具備的技能特質就有所差異。UX 人才可以不需要有設計背景,UX 是偏重消費者心理學的行為研究,在網路產品開發上,著重在流程與資訊架構的設計。而 UI 是要把介面設計合理化,要擅長處理資訊的版面呈現,空間美感,讓使用者看得懂,容易上手。有些更細的公司還會再分出 Visual Designer。但礙於很多網路公司並沒有充裕的資源,在台灣產業,大部分是同一個人身兼 2 種角色。

所以呢,要如何找到這樣的全才,是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畢竟本公司口袋不夠深,還有預算的門檻。如果面試生的才能無法兼得,要如何取捨?

為了讓這些競爭者能夠站在同一線上比較,我要求每個面試生都要先用我們的工具製作出自己的頁面,並與其他架站服務比較,然後在面試中提出他們的使用經驗與看法。一個簡單的考試,就可以看出此人是否具備研究精神,組織能力,以及是否很有心想要這份工作。從頁面產出的結果,也可以看到此人的設計能力。

在面試的過程中,我重視的條件

  1. 溝通能力:設計師需要有溝通思辨的能力,才能為自己的設計辯護。每個設計背後,都應該是其來有自,而非無中生有。
  2. 邏輯思維:網頁設計與平面設計的思維天差地遠。平面是2D,網頁是3D,要如何處理網友在3度空間下,自由的瀏覽而不迷失,設計師要對流程邏輯,資訊架構具有充分的理解與想像。這個需要具備的特質,就是邏輯與組織能力,要喜歡思考為什麼。
  3. 自我學習態度:網路變化之快,不進則退。作品集可以反應出一個人是不是已經走在學習的路上,是不是一直想要自我突破。強烈積極的學習態度是我很看重的特質。有沒有積極的參與社團,與他人互相切磋也會是加分。
  4. 個人潛力:UI/UX需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但很多技能可以靠經驗累積,比如 UI 設計的 Pattern 有太多大師的作品可以臨摹。UI 既然要符合使用者習慣,很多行為模式也不能太創新。若能完成 Daily UI 的100個 Tasks 大概就有一定的基礎。但有些隱形的設計師特質就是經驗累不來的,而我以為一個有潛力的人才,是勝過靠經驗累積的人。經驗不足沒關係,但能不能教才是重點,這也加深了我找人的難度。

在過去一個月,我密集的面試了 13 個人,平均在 24–29 歲之間。其中不乏幾個是準備在職場轉型做設計的人。老實說,其實我很喜歡跨界轉行的學生(想當年我就是個逃離牙醫系的叛徒。)。因為轉型需要勇氣,唯有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會比別人更努力,所以我很願意提供面試的機會。工作本來就是要靠自己爭取,越積極的人機會就越大。

整體來說,我找來的面試生,條件都很不錯,不過還是被2個人放了鴿子。我不太明白,答應面試又決定不出席的人,為何不能鼓起勇氣解釋清楚,卻讓已讀不回的習慣延伸到職場,這樣其實是滿糟糕的。不管是面試官或找工作的人,這應該是一場互相尊重切磋談判的遊戲。

謝天!目前找人的工作終於告一段落。原本已經準備要選擇一個25歲的年輕人,但最後一刻又很莫名其妙的殺出一個人,在我理性的背後,有時候就會相信這種奇妙的緣份。於是,我也讓天意投了一票。

尋人的過程中,也錯過了很多優秀的設計師,找人才是緣份,市場競爭激烈,時間機緣就是很短暫,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僅以此篇,感謝所有前來的面試生,我本人在過程中也學習到很多的新知,受益良多。設計師是公司很重要的角色,恭喜所有立志往這個方向發展的人,因為你已經走在一條可以改變世界的路上。Cheers!

Yuhsin Sydney Chen

走在 feversocial 的創路上

 

本文經作者 Yuhsin Sydney Chen 同意,轉載於我面試了12金釵和1個賈寶玉— 尋覓 UIUX 人才之經驗分享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

訂閱設計大舌頭

隨時關注第一手 UX、UI、科技、設計新知

Facebook
LinkedIn
Telegram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