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適合想提升產品開發效率的你,含設計師、產品經理、前端開發者】
隨著數位產品逐漸成熟,許多知名企業為了加速開發流程,導入 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的觀念,讓產品團隊目標一致。
在了解或實作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前,建議先以下述的三大問題檢視目前流程。
您是否曾經遇過以下情況(不論開發者或是設計師):
設計團隊裡的資源不透明,一而再,再而三重複設計相同的元素,增加設計投入成本(人力及時間)。
可能因快速的開發過程,或時間壓力,導致在設計時沒有考量規模化、或者沒時間 QA 就將產品推入市場。可能產品會出現很多不一致的元素,這會讓用戶產生困惑,且會花更多時間上手,最糟糕的是可能放棄你的產品。
由於沒有設計規範,對於自己設計的互動介面,產生是否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操作或體驗的懷疑。
如果你曾遇被以上三種情境困擾著,或是正想著:
“ 如何擴展團隊和產品,同時也可提升開發團隊效率及提供一致的使用者體驗?”
也許,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是解決辦法之一。
設計系統並不是一個新觀念,可以回溯於早期2013年 Brad Forst 提出的 Atomic Design。Google Material Design 在2014年大放異彩,2016 年 Airbnb 開始進行創建設計系統。陸陸續續,許多知名公司包含 Salesforce , Atlasssian , Shopify 對外公布產品的設計系統,讓大眾認識設計系統的概要及推廣設計規模化(scalability)。
市面上有許多解釋,我個人比較喜歡Karri的說法:
“Set of shared and integrated patterns and principles that define the overall design of a product”
— Karri Saarinen, Principle Designer at Airbnb
設計系統是定義產品整體的設計,由一組共享、整合的元素及原則所組成。
如果以實體產品形容的話,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樂高(Lego)。每個元件都是可以合成的模組,擁有千變萬化的樣式。由一個產品中心管控每個元件的品質,更改版本時也能夠一併更新,讓設計跟開發可以規模化。
uxeastmeetswest 先前的文章有詳細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分享
較具規模的公司往往有多數個產品,有時候你使用者使用公司的不同產品時,會發現視覺、使用方式和整個體驗感覺像是來自不同的公司,比較類似的案例就像是ADP或是Cisco (當然 Cisco 常常是因為併購不同的公司所導致) ,而有些公司的不同產品你使用起…
網頁設計 : Atomic Design 簡介及工作實例
【此文說明如何將 Atomic Design 設計理論應用在網頁設計】
由於數位產品的市場越來越飽和,大眾對產品的品質要求更高
不但是在單一產品之內,包含在不同平台及裝置間的轉換(iOS, Andriod, Saas, Mobile Web, iPad, or TV, etc),都希望能建立產品的連貫性
由於有中央控管的設計系統,成員可以隨時領取元素、同步更新,減少設計與開發反覆確認的過程
設計系統是由有清楚規範、一系列可重複利用的元素所組成,當產品模組化,可延展性就增加了
還記得煩惱下拉選單的樣式一整個下午嗎?或是與開發者討論要多幾個 pixel 的間隔、反覆確認的過程嗎?設計系統讓團隊的每個人可以加速構思到生產的過程,專注於大方向的用戶體驗。
但設計系統並不是適合每個團隊的,如果你現在身處一個小型、快速發展的公司,也許為了加速擴張、爭取市佔率,那麼擁有設計系統可能會綁手綁腳的,不過能將設計系統的觀念放在心上,對於未來發展十分重要。
由於設計系統是持續更新的系統,定義產品的基石,組成成員可能包含:
當然,非常重要的是要取得各方共識,及說服管理者投入資源,在這裡不多做説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看 Design systems — Zero to one。
萬事起頭難,根據每個團隊會有不同的方法,於本文分享個人在公司裡推廣設計系統的過程。大致上有六個階段:
現況說明:產品的設計規範 Style Guide 是由兩年前的另位設計師所制定,自從產品上市後用戶持續增長、在短時間開發更多的功能,過去的設計規範大多已不適用。
首先,請不留情面地對你的產品截圖,包含整個頁面跟單一元件,目的是找出用戶體驗不同的元件。不論是花一個小時、一個早上、或是一整天,你會發現原來不一致的介面比你想像的還要多(總共24 個頁面及 100 個元件)。
產生原因包含:不同介面由不同的設計師經手、在開發過程為了方便快速,使用現成的線上元件等。
將截圖的各元素分類,試著從小處著手,以下是簡略的歸納:
這部分可以分成向外尋找、向內探索:
向外尋找External:尋找市面上類似的產品,蒐集喜歡的介面元素。由於這次的產品為SAAS,主要的參考對象為:Dropbox, Shopify, Typeform, etc.
向內探索Internal:試著蒐集過往的設計,找尋潛在的可能性。這些設計可能是已開發、待開發,甚至是歸檔的都有成為設計系統的藍圖。
你可以選擇一個正在進行的專案著手,或是最讓你討厭的畫面、最有感覺的都可以。這階段發散越廣越好,可以先回顧先前整理的元件以及靈感來源,盡可能的創作。
而我選擇用戶使用時間最長的活動頁面,重新構思設計系統的可能性。
考量到桌面版及行動裝置呈現,選擇使用卡片式的UI,並減少圖片的面積,讓活動主題和相關資訊更突出。
有了以上的大方向後,這階段是一個關鍵的精密製作過程。你可以定義一個元素、元件,或是模組,考慮到不同的使用情境、在不同頁面的呈現,除了在 Sketch 設定 Symbol 之外,可以使用Google Doc 做詳細的敘述,以下是一部分的文件:
最後的大步驟就是和前端工程師一起定義設計系統,由於我們產品是 SAAS 平台,主要使用 React。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
恭喜你看完這篇落落長的文章,希望能用輕鬆的方式讓大家認識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了解設計系統的使用時機、優點,及設計過程。
“Design systems are always evolving, and the way you share and encourage adoption of new iterations will evolve along the way as well.”
– Diana Mounter, Design Systems Manager at GitHub
設計系統是持續演變的,不斷分享、鼓勵採納,有助於新的迭代。
每一個公司都是獨特的,不只是產品,還有團隊跟環境,設計系統必須綜合考量所有的因素。Airbnb 的設計系統不代表是適合你的。如果你還在煩惱如何開始著手 Design system 的話,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於 2019產品趨勢 — 如何著手設計系統 Design System is the new black: How to begin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