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應該一直被 Clubhouse 洗版吧~比如:clubhouse 邀請碼、開房間 … 等關鍵字一直出現在臉書上,不禁讓人更想好好瞭解他的魅力在哪?因此特地分享這篇以產品面來分析 clubhouse,一探他的設計心思吧!
Clubhouse 是一款音頻社交軟體,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創建房間或是加入任何一間房間,用聲音交流,像是用 LINE 開啟群組通話那樣,你可以在不同的聊天室切換找尋你有興趣的內容,跟十年前流行的 RC 語音有雷同之處(時代的眼淚?),功能很單純,聽播開播,追蹤用戶跟邀請用戶進 APP。
接下來讓我們簡單用 The Five Elements of UX 來進行分析(五項使用者體驗的要素,這篇文章會著重在 Structure、Skeleton、Surface 要素來分析。)
如果想更加了解 Clubhouse(延伸閱讀:為何該認識 Cloudhouse?(一) 早期觀察者 @jackychug 含邀請碼索取方式)
單看應用程式 (APP) 而言,Clubhouse 讓使用者進入該核心體驗的過程變得非常直觀。
這對於 APP 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加入 APP 的過程實際上並不多。登錄後,使用者將被帶到 “走廊”,其中包含一系列不同的聊天室 (Room),其主題顯示在頂部,而演講者/聽眾在該聊天室的正下方。一鍵式的簡單流程,讓使用者沉浸在耳語對話中。
Clubhouse 使用非常直覺的圖標 (icon) 及表情符號來描繪應用程序內的各種狀態。例如,用戶名稱旁邊的聊天氣泡表明他們正在講話,著陸頁(Landing Page)使用了三個 iOS 的 emoji。所使用的 icon(例如用於訊息通知與日曆的 icon)也都是通用的,這樣的設計讓使用者易於理解和適應。
三種使用者的視角 UI:
Clubhouse 簡單而熟悉的用戶界面為新用戶提供了較低的學習技巧,也因為這樣的低門檻使用者可以快速開始體驗功能。這在應用程序的增長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它讓用戶立即加入到產品的核心體驗。
Clubhouse 推出了他們的 “主題頁面”,這使發現新帳戶和俱樂部 (club) 變得非常容易!利用使用者間興趣及 following 的共通性產生連結,例如,同一個俱樂部的成員能夠開啟俱樂部聊天室交流。(延伸閱讀:一窺 Clubhouse 邀請制 強弱連結帶來的使用者增長)
Clubhouse 使用族群大概可以分成:
第三類的使用者目前較少,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因為平台還是處於早期階段,而當這一類的使用者比例為主時,我們就可以知道 Clubhouse 轉向更加成熟的階段了!
化繁為簡的介面及功能,同時滿足兩大族群,產品的未來發展令人期待!如有任何想要交流的事情都歡迎加 @jillchang @jackychung
LA 10:00PM 全球鄉民教主 Elon Musk 現身 Clubhouse live 分享 (上)
本文經作者 jill chang 同意,轉載於 從 UIUX 淺談現象級產品 CLUBHOUSE (一)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