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表 + google calendar = ?

先來聊聊 電視節目表 好了,由以前刊登在報紙上,到現在的網頁版,看一看、比一比,沒什麼兩樣,編排、顯示方式大同小異,這到底是好還是壞?

由於目前各電視公司的節目表大多電子化了,以下就讓大家先看一下幾家不同公司的節目表,再來討論好壞與前景。


中視

台視

華視

民視

緯來

衛視

公視

 

由上面各家的節目表大概可以整理出一些設計節目表的必要元素:

  1. 分成三大區塊:早、中、晚。使用者可以快速篩選並 focus on his target area.
  2. 正在播放也是必須清楚標示出來。使用者可以快速知道正在播放的節目名,並以這個節目為分水嶺,已播 / 未播。
  3. 當天 / 一週節目表的切換。快速切換可以提供使用者清楚明白節目一週的播放行程。
  4. 每個節目名稱必須提供相關介紹的連結。這就是傳統與數位的不同,使用者可以輕鬆的先了解大綱,再選擇是否值得觀看。
  5. 加入行事曆或 mail 通知。這個服務算是筆者覺得滿貼心且有遠見的。目前台灣的電視台只看到公視有這功能。

 

加入行事曆或 mail 通知

這就是今天這篇所要談的重點。為什麼說“加入通知的服務”是一個很好且有遠見的服務呢?先把時間點拉到使用者查看節目表的動機,沒錯,就是看看有沒有什麼節目好看或是他想看的節目哪時會播?

那麼如果查到後發現時間離當下時間有點久,甚至是好幾天後,為了避免錯過想看的節目,加入 google calendar ,讓 google calendar 來提醒你,這是一個好的服務!

那麼為何是一個有遠見的服務呢?我想答案是物聯網的趨勢。在未來物聯網的發展下,smart TV 必定是普及化,每台 TV 就好像手機放大版一樣,一樣擁有許多 app 的服務。那麼利用 google calendar 記下使用者所想看的節目,並在節目開始前,經由推播功能(手機端、電腦端、電視端…等)告知使用者,讓使用者不再錯過好節目!

所以這是一個有遠見的服務!(雖然現在已經可以藉由電腦、手機作為媒介,但是如果將電視納入媒介之一,將更容易無縫接軌!)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

大舌頭總編輯

喜愛藝術的浪漫卻又執著於理性的思考,常常把自己逼到令人無法理解的老胡同。最近專注於數據觀察與設計思維的交互驗證,期待兩者之間的激情火花。

Recent Posts

《UX 互動設計聖經》:深入探索 UX 設計核心原則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使用者體驗(U...

3 個月 ago

2025 八耐舜子手繪明信片日曆

每一年的年底,都是嘖嘖日曆大噴...

5 個月 ago

海外留學生使用 VPN 的好處

畢業季的來臨,有些人選擇直接就...

12 個月 ago

AI 協助繪製 LINE 貼圖,5分鐘內搞定?

現今社交通訊軟體已經成為人們生...

2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