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圖越大越好?不是所有的使用者都跟你想得一樣!

在做產品設計驗證前,通常我們會先試著想像或限縮產品的使用者是哪一種人?有何種樣貌?以設計出符合 使用者 需求的設計;但很多時候,產品很難指向單一種特定的使用者。以痞客邦部落格服務的使用者來說,可以基本分為「部落客」與「讀者」兩種類型;不過,部落格可以創作內容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且沒有限制,食衣住宿行育樂都有(光是站方規劃的文章類型就有40種分類提供部落客選擇),而每種文章類型的「部落客」與「讀者」需求也都會有所不同,筆者最近所參與的研究專案裡就遇到類似問題。

先從提出研究假設開始吧

這個研究專案裡主要研究對象是平時有瀏覽部落格文章習慣的讀者,我們分別找了兩種讀者來進行研究,一種是喜歡閱讀美食文章的讀者,另一種則是愛好看電影影評的讀者。為什麼會選定兩種讀者進行研究呢?我們提出的假設是:美食的讀者在閱讀行為上,喜好廣泛概略性的瀏覽內容;而電影影評的讀者則偏好深度品嚐文字。我們想知道在同一個產品設計裡,這兩種不同類型讀者的反應跟想法是什麼?

圖越大就越好?聽聽看 使用者 怎麼說

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請受訪者依據平時習慣進行部落格文章瀏覽。結果發現對於美食的讀者來說,文章中的「圖片」最容易吸引他們停留,而越是懂吃、喜愛美食的讀者更是能從圖片中,來判斷店家環境、料理方式是否值得前往;文字則是做為輔助角色,幫助他們更了解店家。

 

但相較於電影的讀者來說,「圖片」就相對沒有這麼重要,他們比較重視「文字」品質,例如:文章中有沒有提到電影拍攝手法細節,或是期待從影評中發現自己在看電影時還不知道的事情。

 

 

由於這樣行為的差異,很直接的反應在 使用者 對於這個產品在設計上的回饋。舉例來說,重視「圖片」的美食讀者,在看到圖一時,覺得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他們直接藉由「首圖」來篩選文章。

圖一:

 

 

但對於電影讀者來說,這樣的設計反而會造成困擾,原因在於影評的圖片大多都是來自電影海報或劇照,圖片重複性太高的情況,造成這些圖片幫助使用者判斷內容。因此他們偏好圖二的設計方式,透過「標題」與「描述」的文字,來判斷是否值得點選進入文章。

圖二:

 

小細節大發現,一種設計符合兩種使用者需求

測試研究結束後,專案團隊人員決定設計出可「切換版面」的功能,好幫助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讀者篩選文章。而從這次的研究經驗裡,筆者也再度了解到從使用者日常行為的脈絡中,UX 觀察與發現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一個小小觀察發現,進而帶動小小的產品設計調整,就能提供不同使用者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服務,我想這也正是 UX 的價值所在。

圖片來源:pexels

 

本文由 PIXNET UX 團隊 提供,原文出處 圖越大越好?不是所有的使用者都跟你想得一樣!

痞客邦 PIXNET UX 團隊
痞客邦 PIXNET UX 團隊藉由分享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設計相關心得與成果報告,將 UX 相關經驗貢獻給社群,促進台灣的 UX 相關專業的發展。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

痞客邦 UX 實驗室

痞客邦 UX 實驗室藉由分享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設計相關心得與成果報告,將 UX 相關經驗貢獻給社群,促進台灣的 UX 相關專業的發展。

Recent Posts

《UX 互動設計聖經》:深入探索 UX 設計核心原則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使用者體驗(U...

2 個月 ago

2025 八耐舜子手繪明信片日曆

每一年的年底,都是嘖嘖日曆大噴...

5 個月 ago

海外留學生使用 VPN 的好處

畢業季的來臨,有些人選擇直接就...

11 個月 ago

AI 協助繪製 LINE 貼圖,5分鐘內搞定?

現今社交通訊軟體已經成為人們生...

2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