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中,造型簡潔似乎是最高原則,但適時加上一點小巧思的造型,對產品則是加分的。今天早上,上班經過了隔壁辦公室,發現門口多了一個可愛的門鈴。這個門鈴有什麼特別呢?為何為了 “她” 寫一篇 Blog 呢?因為 “她” 令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的回憶 — 產品語意 (Product Semantics)。大家就先看看 “她” 的真面目吧!
今日女主角
沒錯,就是 “她”,一個鈴噹造型的門鈴。今天如果這裝置不在門旁,你是否可猜出它的功用呢?(見下圖)
不同造型的門鈴
鈴噹造型會令人聯想到門鈴,你也就會知道她可能是一個門鈴;而右圖則較難與門鈴產生聯想,你可能會想到她也許是一個電燈、自動門等相關電器的開關,如此一來,就無法快速地在使用者心中產生共鳴,造成使用者遲疑、挫敗感。在 “人 – 機” 互動的過程中,如何增加互動、體驗,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可參考 體驗地圖與使用者體驗旅程)。
記得產品語意學中有段說明:
透過對產品使用環境和如何使產品發揮作用之處,所深入探討而建立產品的溝通性質,以助於使用者充分了解產品的特性與功用。亦即設計師藉著產品語意學,以掀起高科技的神秘面紗,改善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作用(Interaction),且增進自我表達的機會。是以種嚴謹探討人類與產品互動作用產生的意義之學問。
然而,常常有些產品為了追求外觀簡潔,在造型上的拿捏太過精簡,造成使用者完全無法聯想到產品本身的功能。如此一來,不論設計師、品牌多麼有名,這類產品仍是一件不成熟的作品。(現在有許多平面作品也遇到這個問題,例如 icon 太抽象而無法理解其功能。)
結論:
身為設計師,必須考慮使用者,包含族群、環境、共同記憶、文化…等,這些都可以增加使用者與產品的互動,也增加了產品的生命力。
本文章所屬設計大舌頭與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煩請通知。